推广 热搜: 英语  数学  小学  初中  高中  化学 

求助型的爱剥夺孩子的独立需要

   日期:2025-08-11     来源:www.jhdss.com    浏览:335    
文章简介:有一种成人自己从小也是被娇生惯养大的,或者家庭情况很糟糕,使得自己惧怕面对任何具备挑战性的环境,并且自己发现自己不自信,没力量,在内心非常期望有人替自己去抵挡所有并把自己保护起来。当一个成年人没办法被另外的人无时无刻如此保护着,总会遇见一些...

有一种成人自己从小也是被娇生惯养大的,或者家庭情况很糟糕,使得自己惧怕面对任何具备挑战性的环境,并且自己发现自己不自信,没力量,在内心非常期望有人替自己去抵挡所有并把自己保护起来。当一个成年人没办法被另外的人无时无刻如此保护着,总会遇见一些挫折和冲突时,他们就感到活着很不简单和不安全。这类期望被保护的欲望会转化成对孩子的行为,她们会以一个保护者的形象,时刻把孩子抱在怀里,把自己需要孩子当成孩子需要自己,很紧张,会假定孩子有很多承受不了的事情,忍受不了孩子有任何的烦恼和不好的情绪。
这种母亲动不动就爱抚孩子,双眼露出很关怀和同情的神情,内心有种强烈的情感,只须跟孩子在一块,坐在孩子身边,就有一种很舒服的、很美好幸福的感觉,所以她们的双眼一直盯在孩子身上,把孩子抱在怀里就什么都无需了,就像爱宝石不是要拿宝石来干什么,而是用宝石来填充我们的爱一样。这种母亲是在拿走孩子的可爱,去填充自己,给自己力量,而不是在给孩子力量。她只顾感受孩子带给她的舒适,顾不上去考虑如何帮助孩子,如何为孩子的进步去贡献和付出。
在这样的情况下,因为成人的怀抱让孩子很舒适,孩子可以接触到的只有成人的身体,手、眼、耳朵、身体都处于神游状况而不动,时间久了,被抱着成为孩子的一种生活模式。因为没用感觉器官,孩子甚至对抱她的人都不再有感觉,对我们的身体和我们的能力也没认知,更不了解世界上还有其他事物,不了解可以通过我们的活动和探索给自己精神带来快乐,无需探索和工作,更无需游戏。
到了两岁多的时候,大家会发现这个孩子在群体中的状况跟自闭症儿童孩子极其相似,对身边的孩子和群体环境没感受,对其他人与他的交往也不理解,没办法自己进入工作状况和探索状况,只能持续地做一个重复动作,假如无人干预,会一直做下去。他们甚至分不清我们的父亲与另外一个陌生男性有什么区别,也分不清我们的母亲与其他人母亲有什么区别,甚至母亲站在身边都没认出来。
到了3岁多,他的语言机能已经健全,但他不了解语言是用来跟其他人交流的,因此常常自言自语。与自闭症儿童不一样的是,他的自言自语与他的行为有关,并且是在表达;他会回答其他人的问题,不像自闭症儿童孩子那样老重复其他人的问话;他常常双眼看着天空的某一个角落,出现神游状况,假如无人干预他们,他们会整整一上午都处于这种状况;他的行为进步紧急滞后,当有人对他进行物品的刺激时,已经两三岁的他可能只能做9到10个月婴儿的探索工作。
这个孩子是与其他孩子完全同样的没缺点的孩子,但被父母不正当的爱害成了这个样子。大家非常难想象以后他的智商水平和存活能力可以赶得上那些正常进步的孩子。在婴幼儿园里,如此的孩子需要一个专门的人时时刻刻跟在他们身后,当他神游的时候,用物体对他进行人为的肢体刺激,逐步将他的感觉拉回身体中,使他关注身边的事物。
拿孩子来补充自己能量的爱,对孩子伤害是极其大的,成人必须要使自己获得成长,让自己有力量,才可以帮助到孩子。
当妈妈把我们的软弱无力传导给孩子,孩子也会感到自己没力量,于是害怕离开成人身体,不愿走向独立。这种爱等于剥夺了孩子独立的需要,使孩子紧急依恋成人的身体,不去探索和工作,制约了孩子的进步,使孩子也成为没心力的人。

 
打赏
 
更多>相关推荐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